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

(专业代码:070502)

一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国土资源开发、环境评价与管理的基本理论、知识和技能,立足于区域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其变化、自然资源管理、生态环境保护,掌握资源环境科学相关的计量分析方法与实验手段,能够结合地理信息科学分析工具,围绕国土资源开发、环境遥感监测与分析、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开展应用技术研究,能在科研教育单位、相关政府部门、企事业单位及工矿企业从事资源开发、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技术工作。

二、培养规格

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自然地理、资源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
1.通过自然地理与资源学、综合自然地理学、地图学、测量学、遥感概论、地理信息系统原理、AUTO-CAD制图技术等课程的学习,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目标,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、资源学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及测量、遥感、地理信息系统、空间计量分析等现代技能;

2.通过环境学概论、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、环境工程学、环境生态学等主要课程的学习,让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与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;

3.通过GIS软件应用、遥感地学分析、土地管理学、土地利用规划等方向课程的学习,国土信息应用方向的学生学会数据获取、遥感影像解译、数学建模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与应用等实践技术;

4.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、环境管理与规划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方法等方向课程的学习,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方向的学生具有熟悉相关法律法规、环境污染修复技术,并具备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、技术方法的能力;

5.具有计算机软、硬件的基础知识,能熟练将计算机文字、图形、数据等进行处理并应用于综合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学、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;

6.掌握一门外语,具备听、说、读、写及对外交流的能力,达到能独立获取信息的水平;

7.让学生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,具有创新意识、协同能力及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;

8.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,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、组织管理能力和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,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、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。

三、主干课程

地理学、环境科学、测量与地图学。

四、主要课程

专业基础课:普通地理学、自然地理与资源学、综合自然地理学、地图学、测量学、地理信息系统原理、遥感概论、环境学概论、环境工程学、环境生态学、生物学基础、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和AUTO-CAD制图技术等。

专业方向课:区域地理、GIS软件应用、遥感地学分析、计量地理学、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、土地定级与评估、土地管理学、土地利用规划等;环境管理与规划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方法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、景观生态与城市生态系统、环境统计与分析、资源评价与管理和生态修复技术等。

五、主要实践性环节

1.自然地理综合实习

普通地理学、自然地理与资源学、综合自然地理学、生物学基础、环境生态学等理论课程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,集中进行地形、地貌识别,动植物识别与地理分布观察,生物种群、群落和生态系统辨识等实践。

2.资源环境综合实习

在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的基础上,通过地图学、测量学、地理信息系统原理、遥感概论、环境学概论、环境工程学、环境生态学、生物学基础、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课程理论的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,开展资源调查、环境监测、环境分析、地理测绘、地理信息分析等专业基础技能训练。

3.专业综合实习

国土信息应用方向:结合相关课程理论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,开展区域地理信息调查、分析和应用,参与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项目研究,参与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工作实践。

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方向:结合相关课程理论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,开展环境调查、统计和分析,参与资源调查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研究,参与环境管理与规划、生态修复工程工作实践。

4.顶岗实训

通过参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相关领域岗位的顶岗工作实践,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,巩固地理学、环境科学和测量与地图学等主干课程理论知识,掌握国土信息应用和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原理和技术,为今后参加实际工作和就业打下基础。

5.毕业论文

通过该教学环节,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,能够综合运用四年中所学过的知识,解决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遇到的某一具体技术问题或理论问题,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,达到培养规格中对本专业毕业生提出的要求。

六、主要专业实验

专业基础实验:环境学概论、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、生物学基础、环境生态学、环境工程学、测量学和AUTO-CAD制图技术等实验。

专业方向实验:区域地理、GIS软件应用、遥感地学分析和计量地理学等实验;环境管理与规划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方法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、环境统计与分析和生态修复技术等实验。

七、学制与修业年限

学制四年,修业年限4-6年。

八、授予学位

授予理学学士。

九、各类课程学时、学分分配及毕业条件

本专业要求学生毕业时,应完成总学分164学分,其中包括公共基础必修32学分,学科基础必修11学分,专业基础必修40.5分,公共选修8学分,专业选修29.5学分,实践教学环节35学分,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8学分。

 

课程类别

课程性质

学分数

学时数

学时分配

学分比例

讲授

实践

公共基础课

必修

32

610

528

82

19.5%

选修

8

128

128

 

4.9%

学科基础课

必修

11

208

144

64

6.7%

专业基础课

必修

40.5

752

544

208

24.7%

专业选修课

方向1

21.5

400

288

112

13.1%

方向2

21.5

400

288

112

任选

8

128

128

 

4.9%

集中实践教学

必修

35

-

-

-

21.3%

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

选修

8

-

-

-

4.9%

   

164

2226

1760

466

 

总学分164,总学时2226,其中课堂讲授1760实践学时466;集中性实践教学35学分,实践教学总学分56.9学占总学分34.7%

必修课118.5学分,占总学分72.3%1570学时,占总学时70.5 %;选修课45.5学分,占总学分 27.7%656学时,占总学时29.5%

 

西安文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

地址 : 西安市科技六路1号电话 : 029-88241902邮编 : 710065

Copyright© www.lzcu.edu.cn 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